火晶。真是一个热烈而又令人富于想像的名字。火是这种柿子的色彩,单一的红,红的程度真可以用“文革”中用滥了的词儿“红彤彤”来形容来喻示。我在骊山南麓的岭坡上见到过那种堪称红彤彤的景观,一棵一棵大到合抱粗的柿树,叶子已经落光掉净了,枝枝桠桠上挂满繁密的柿子,红溜溜或红彤彤的,蔚为壮观,像一片自然的火树。火晶的名字中的火字大约由此而自然产生,晶也就无需阐释或猜想了。把火的色彩与晶字连结起来,便成为民间命名的高雅一种,恐怕只有民间的智者才会创造出这样一个雅俗共赏的柿子的名字来。 ——这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对火晶柿子的一段描述。

火晶柿子在关中地区极为普遍,隆冬季节上市。火晶柿子的品质好坏,不在于品种,而在于焐;秋后的柿子只有霜打后吃起来不涩,但不宜贮藏。一般情况都是果实在硬的时候就采摘贮存,一批一批的焐,售卖时间可持续二、三个月,从农历十月一开始,可到春节还能上供桌,那柿子的鲜红欲滴,仿佛预示着来年的红红火火…… 焐柿子是技术活,也是柿子变软脱涩催熟的过程。焐火的火功和温水的温度要随机变换,极难把握,稍有不当就会焐出一盘僵涩的死柿子,焐熟之后即卖即食,隔三天两日尚可,再长就坏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时令性水果。食时一手捏把儿,一手轻轻捏破薄皮儿,一撕一揭,那薄皮儿便利索地完整地去掉了,现出鲜红鲜红的肉汁,软如蛋黄,却不流,吞到口里,无丝无核儿,心里软绵爽滑,二皮还有一种沙沙的口感、一缕蜂蜜的香味儿。乡间老农摆卖火晶柿子的挑担上,常见蜜蜂嗡嗡的盘绕不去,足见其中有多大的诱惑。 因火晶柿子软化熟透后,其皮薄如蝉衣,稍有不慎便皮儿崩裂柿汁流出极难携带;当地农民用剥去了粗皮的柳条编织的小篮儿装着,或者那种木制托盘一层一层倒是避免了挤压。我们习惯了隆冬时节,在路边蹲摊吃柿子,那时候一毛钱十几个,叫几个伙伴儿瞬间就能消灭一托盘,然后数一数丢在地上的柿子把儿也就四、五毛钱,特别满足。那份闲情、那份逸志,又别有一番意趣。几十年后,斯时不再!这种现象几乎绝迹,是柿子少了?应该是焐柿子的少了,想来还是挺怅然的! 还好,每年都有在柿子下来的时候总有人给送,尤其是癸巳年,画家陈博的老屋有几株柿树无人问津,我们几人开车去了那里,果然叶落片片硕果累累,忙不迭的架起梯子采了一通。忙完了,扎了几捆带枝杆的煞是好看!掛在家里凭添一景,剩下一大袋柿子不能放冰箱,就在凉台上一字排开,每天专“拣软柿子捏”着吃,搁置月余剩下的全部软化熟透,味道也十分香甜。 火晶柿子好吃也有忌讳,不能与红薯、菠菜、螃蟹同食。另外,消化不良或多痰者、糖尿病患者、缺铁性贫血者和产妇应慎食或不吃。不能空腹吃。火晶柿子始种于唐代,传说唐初一个叫“火晶”的仙女和一个叫“四子”的青年嫁接而成。人们为纪念他们,称之为“火晶柿子”。传说终为传说,火晶柿子果型虽小,但其果实成熟时艳丽如火,晶莹通透,故曰“火晶”;每到霜降时节,柿叶纷纷坠落,只有一团团彤红的柿子在枝头紧抱簇拥,远望有如一派火景,又称之为“火景柿子”。 柿子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钙、维生素C、胡萝卜素、糖、蛋白质及铁、碘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润肠、止血、降压的作用,对高血压、大便秘结、痔疮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民间用柿子疗疾的吃法很多。生食柿子就有润肺祛痰、健脾、止咳、止血、解毒的作用。如果发现高血压患者有中风的预兆时,以鲜柿榨汁,每日用汁半杯,用米汤调服,即具急救之功效。 柿子还有美容减肥的特效。常食鲜柿子,可以养颜、治疗黄褐斑。用一个青柿子与30克桑枝一起用水煎,每天喝1-2次,则有减肥的功效。把鲜柿加工成柿饼后,每天吃3-5个,则有美容去斑的奇效。 柿子、柿子饼虽好吃,但也有食用的禁忌。进食柿子后,特别是空腹进食较多,如一次超过3个,又是未成熟、未去皮的柿子,便易在胃内形成团块,既不易消化,又不能通过幽门从胃中排出,容易形成胃柿结石。 具体来说有“八不宜”: 未成熟的柿子不宜过多食用; 空腹时不宜食用; 过度劳累、疲乏时不宜食柿; 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 患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柿; 胃大部切除后不宜食柿; 糖尿病人不宜食柿; 食柿应尽量少食柿皮。 看来火晶柿子好看好吃不宜多吃,这是让人心存嫉妒的东西。总之,美妙的事物后面隐藏着风险,是扼制贪念的最好预示,再好吃的东西,也可能代来副作用。浅吃辄止,也许就可以收放自如,这是一种态度。 樊子洲于2014年2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