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树荣同志七十年代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先后任职宝鸡铁路分局拓石工务段技术员、郑州铁路局宝鸡铁路分局工务科工程师,西安分局宝鸡工务段副段长,西安铁路局宝鸡工务段总工。 经历了多个岗位,阅历工务专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基础的工作程序,在笔者初入职业时,在窦总的言传身教下,懂得了从理论到实际学习过程方明白作为一名老铁路的初心。读罢老先生的文章感同身受,让我带朋友们走入铁路职工的工作体验。 《我真羡慕现在的线路工》 一九九〇年,我申请评审高级工程师的论文是《在中等繁忙的线路上,小型养路机械化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在论文答辦会上,来自郑州局的一位评委提出: ‘你认为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你的优势是什么?’ 我的回答未中要害,那位评委指出:‘你只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你的优势就是你作为主管线路维修的副段长,对养路工的劳动辛苦和对养路机械化的渴望有着切身的体会。’ 是的,他说的非常准确。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在拓石工务段曾当过一段‘七.二一’大学(时代产物)的教师兼副校长。那个时候,每季度一次的轨检车评分是上级领导衡量各工务段线路质量方低的重要指标,每到这个时候,<找轨检车(查找线路几何尺寸误差超限处所并消灭)>就几乎成了全段压到一切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段上指定我们‘七.二一’大学承担轨检车最容易出分的线路整修任务,我便带着学员一起抡捣镐进行以‘找水平’(对线路水平和水平三角坑误差超限和接近超限处所起道捣固消除)为主要内容的线路突击整修。干活到后边,胳膊抬不起,腰直不起,手腕脓痛,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在长大曲隧道里,蒸汽机车一过,烟尘长时间排不出,一天下来鼻孔、耳孔、眼窝都是黑的。下班回即住地,不洗不涮就躺倒在床上,简直就是半死状态,我真正体会到了养路工的的辛苦。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初,养路工渴望的能减轻体力劳动强度的养路机械化曾经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时光,因为国家财力有限,科技也不发达,各种小型养路机械结构简单,材质单薄,返修、毀损报废率很高,特别是养路机械挡道、撞车事故频发,多次发生轻轨车与列车相撞多人伤亡的恶性事故,小型捣固机行机检修期间检修人员被列车撞击身亡事故。 在此情况下,各段都对小型养路机械敬而远之。加上计划、财务部门认为小型养路机械化花钱不少,但没见线路质量有什么提高,养路工定员也没减少,对小型养路机械化持否定态度,在财务投入上釜底抽薪。 在此情况下,曾经雨后春笋般的小型养路机械一下就跌如冷宫。自此,养路工们又重新抡起了大镐,日复一日地从事着铁路管理部门最为艰辛的工作。 曾有这样的调侃:‘远看象挖煤碳的,近看象要饭的,细看才是工务段的。’ 这正是夕日养路的真实写照!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铁路养护工作也有了改天换地的变化。 现在,线路、道岔维修捣因有‘大机捣’,线路换轨、换枕、清筛有专门大型机械。线路工平时解决轨道水平误差超限处所,也只是在严格控制、时段有限的‘天窗’点内‘垫板作业。’ ‘集中修’按周期规定,进行线路全项目维护,就线路水平作业而言,抽换垫板,使用手持内燃捣固机捣固,线路工再也不用抡大镐了,虽然振动、呼音有点,但体力劳动强度已大大减轻了。 大头镐,有铁路以来就有的大头镐,也可做为铁路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了,今天的线路工,让曾得从事过养路工作的我,既羡慕又欣慰,珍惜吧! 你们赶上好时代了。 窦树荣 2025.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