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千湖醋 百谷百味香 ----千阳县千湖醋业记略 引 子 几月前,末学“神来之食岐山面”一文,引起不小反响。该文言及岐山面以酸出头,以醋当家,这个酸醋非岐山醋压阵不可。有位在西安翠华路开“周公岐山面馆”老板,作为读者,他竟然颇不以为然。他提出来两个问题,狠狠地打了作者老脸。一个问题是,岐山面是“活饭”,是与时俱进的、包容天下的。岐山面不是“死食”,不是只用岐山当地东西的。他举例说,红萝卜和辣子,也就是莱芙和辣椒,在周初发明岐山面的时候,一个在中亚,一个在美州,分别是汉代和明朝才传入,不都成为岐山面的主要辅料么?更重要的事情还不是辅料,而是主味,是醋。我是在西安开岐山面馆的,我生意很好,上过电视得过奖。我用的醋,就是千阳千湖醋。顾客评价“又香又酸,又爨( cuàn)又绵。”“你说咱们岐山面只用岐山醋,不符合实际,对咱们岐山面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未必是神马好事。”他姓杨,名自正。他说的有根有据。我无言以对。 千阳出美醋,滋养岐山面,天下还有这等事?我得去看看究竟。 2019年8月28日,宝鸡“刘记饸饹王”老板要去千阳县拉“千湖醋”,我就搭便车顺路去考察考察。刘老板一贯用的是岐山醋,怎么也用起来千阳醋?刘老板说:“岐山醋就是好,确实好。可是,价钱一下子叫人炒高了,成本太高;第二,外地人爱假冒,用醋精勾兑,防不胜防;第三,千阳千湖醋是地地道道的粮食醋,是绿色食品。这一点,与岐山醋一样。可是,千阳千湖醋产品是系列产品,例如人家有‘荞麦醋’,你们岐山醋就没有。我是卖荞面饸络的,我得用荞麦醋,对顾客负责嘛。”刘老板为人,有古士之风,是个忠厚长者。我一直十分信任他。他又说:“我把醋换了,把你们岐山小麦醋换成千阳千湖荞麦醋,生意越来越好。顾客都说,吃出了一个‘亲切味’。” 刘老板这么一说,末学无言。就跟着他来到千阳千湖醋业。 1-格雷欣效应与郑老板苦恼 格雷欣效应就是“劣币驱逐良币”,也叫“假货驱逐真货”。意思是,当市场同时流行两种购买力一样,但实际价值不一样的两种货币时,退出市场的不是劣币,而是良笔。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因为,人们获得劣币的成本更低,而获得良币成本太高。于是,大家就用劣币,不用良币了。 反过来,当一真一假两个商品同样在市场出售时,假商品往往笑在最后,真商品早早退出市场。道理很简单:假商品制造成本更低,他可以打“价格战”,而真商品制造成本高,打不起价格战。 我们到达的千河醋业公司的时候,老板郑居仓正在从外地往回赶的路上。他驱车千里,去省外市场考察。 
我们在技术员的引导下走马观花,考察完生产全过程。这时,老板回来了。他与“饸饹王”刘老板是老熟人。见我和“正典查询”网站的李启洲与刘老板同来,也就一见如故。刚刚坐定,还没有寒暄几句。郑老板突兀发飙,大声开骂:“气死我,气死宝宝我。这他妈的是什么市场。咱真米实麯的醋,卖6元,人家用醋精勾兑的醋,卖5.5元,5.8元。老百姓贪便宜,偏偏就买勾兑醋,省1块、省几毛钱吗。就连大饭店、小饭馆的老板,也去拉勾兑醋。谁像刘老板?假东西把真东西搞日塌了。咱降1块,人家就降两块,降着、降着,咱就吼不住了,乖乖儿地给人家腾市场。 没办法,没办法,没一点点办法。咱拿粮食酿醋,人家拿醋精勾兑。。。” 郑老板名叫郑居仓,据说祖上开过酿醋厂,字号“郑工坊”“郑掌柜”。郑老板是远祧家业。他年约50开外。红脸乌发,壮实敦厚。搭眼看,不像老板,倒像火车站扛包子的搬运工。说话就像打雷。“没办法,没有一点点办法。这鬼市场,狗日的現像。不日鬼,就活不下去。妈的,活不下去,我就跳冯家山水库(千湖),我不能日鬼。。。” 说着说着,他快要哭了。他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不知道是泪还是汗。接着说:“人没良心鬼没血。我是建筑工地扛水泥、搬砖头出身的人。我把几十年血汗钱都砸在这里了。为了省钱,从厂区设计到开挖建筑,都是我和这帮弟兄们自己做,省钱啊。我只有三个女娃,我要那么多钱干嘛?做醋是继承先人事业啊。天地良心啊。我日鬼干啥?死了,叫人骂先人。。。” 看得出,他没有文化,基本上是个粗人。捶胸顿足,声如洪钟,对市场劣币驱逐良币,骂的昏天黑地。骂够了,人也累了。却不愿休息,要亲自再带着我们去参观一次他的醋厂。 我们爽快地答应他,看就再看一次吧。他的脸上露出孩子一样的笑容。刚才的万般苦恼、千般无奈,一瞬间化作春雨春风。 他对市场“格雷欣现象”,无可奈何,却对自己的醋业,信心满满。 2-千年陈醋工艺,当代最新设备 郑老板换上工作服,一身素白,一霎那换了一个人,金刚怒目成了菩萨低眉。笑逐颜开,兴高采烈。人也变得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他一进流水线现场,就说:“我这套流水线作业,无菌封闭,饱和状态一天下线100000斤醋,只要3个人。这是西北第一”。 “我这套设备,高温杀菌,我的醋,100%没有杂菌、有害菌群。全国一流,也是世界一流”。 “我这套设备,西北第一,是过滤悬浮物的。我的醋,红醋如葡萄酒,白醋如茅台酒,你把我的醋瓶颠倒看,没有悬浮物,没有丝毫沉淀物。主要是过滤芯,纳米技术,中国第一。几年就得换,一换上万块”。 “我这套设备,是发酵罐。右边是固态发酵,左边是液态发酵,中间是混合发酵。醋是有氧发酵,这是加氧设备”。 “我这套设备,是检验室。一瓶不合格的醋,都不能出门”。 “我这套设备,是全自动的,由电脑中央控制”。 “我这地方,是‘天下粮仓’,你看看,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糜子、谷子、大豆、黄豆、看看,好好看看:这是苜蓿籽儿。隔壁是果库,啥水果,我都根据需要而储存”。 “我们的醋,有陈醋、香醋、白醋、荞麦醋、果醋。。。果醋里面有分柿子醋、苹果醋、猕猴桃醋……,有些是食用调味品,有些是预防保健品。。。” 
千阳千湖醋,百谷百味香。诚哉斯言,诚哉斯言。岐山醋确实好,可是,孽料单一,只有麦子,没有荞麦,更没有水果。郑老板先拔一城。 郑老板领着我们,逆着生产流程参观一遍。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这个时候,他成了工程师,科研工作者。五大三粗的装卸工形象荡然无存。 没有一丝一毫的化工原料。郑老板说:“醋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产品,传统食品,是国粹。但是,现代社会,不能用传统做法。生产工艺,必须现代化,与时俱进。不要在醋质上作假,降低成本,而要在工艺上高端设备,降低成本。我先人做什么醋,我就做什么醋。质量一样好,产量高几万倍。” 领着我们参观一遍。郑老板才带我们去品他的醋。说实在的,我吃了一辈子醋,至今还是没有鉴别力。醋精勾兑的醋,在我嘴里,兴许会比纯粮醋“还要好呢”。我喝酒几十年,至今喝不出好坏高下,遑论醋乎? 所以,当郑老板问我“感觉如何”时,我按照礼节,习惯性的回答:“好,很好,非常好 ! ”其实,与勾兑醋区别在哪,我是不知道的。 可是,我从参观中知道,这里的醋,没有一点点化学痕迹,没有一点点勾兑痕迹,没有一点点传统的酿造痕迹。 我来自中国岐山,吃“神来之食”岐山面长大的。从某种意义讲,吃老祖母、老娘酿的醋长大的。我本人又特别嗜酸。老伴经常说我一个老爷们,吃醋比她这个娘们还厉害。因醋缘之故,我参观过附近从几吨到几十万吨大大小小十几个醋厂(场)。 从今天起,我知道,千阳县千湖酿造厂不算最小,也不是最大,生产原料却最绿色,生产工艺却最先进。 3-郑老板的初心与使命 参观结束,郑老板送我们出门。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很不错。可惜啊,岐山究竟是醋乡。还是岐山醋好。”郑老板却当起真来。他说:“这个玩笑可开不得。我们千阳才是醋乡呢,哪儿能轮到你们岐山。请问:你们岐山谁去过孔夫子那儿学习?嗯!我们千阳人做醋是从孔子家宴学习来的。”我准备认真怼他一回,用孔夫子的家乡是周公封地,伯禽履职来回复他。可是,转眼一想。何必呢?人家生意人。说自己东西根深叶茂,何错之有?我就把到了口边的话噎了回去。 我不说话,并不等于我无词以对。郑老板说:“你是熟读“四书五经”的人,你可知道,《论语》上说:‘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郑老板停住脚步,继续说:“那个‘醯’,就是醋。这话说给谁?说给我们千阳人燕伋。燕伋就把醯怎么做,带回我们千阳了。这个你不知道吧?”其实,他哪儿知道,周太王在岐山就设立“醯人”之官,专门管理天下醋业。岐山从那时就是天下醋都。 我实在是忍不住啦,怎么一个堂堂大学教师,在一个老板面前,乖的像个学生?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郑老板命人把一整箱醋给我装上车,我又把话噎了回去。毕竟他是醋老板嘛。在吃醋之事上,理应由他占上风才对。何况,拿人家的手软呢。 
郑老板不送我们走了,索性把我们往回劝:“杨老师,刘老板,李先生:你们先别走。你们知道‘金千河银关中’这句话吗?自古你们关中道遭年馑,饿死人。我们千河合谷从来没有过。千阳到陇县40里长的河道,光柿子树酿醋,就能把人养活。还有,宝鸡人吃千湖水,是不是?我们千阳为了你们吃干净水,千河流域,没有任何现代工业,是不是?农村人种地不使用化肥农药,是不是?我们酿醋,就是千河水。水是活的,是动的。里面全是益生菌,矿物质,你们岐山人酿醋,用的是井水,是不是?”。。。 他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显得尴尬。一同前来的李启洲先生赶紧圆场:“岐山面之魂是醋,用岐山醋很好,用千阳醋最好。”刘老板赶紧补上一脚:“我可以证明:过去我一直用岐山醋,我现在只用千阳千湖醋。都好,都好。千阳千湖醋和你们岐山醋,如果都没有假,会最好,最好。” 李启洲、刘老板这么一说,郑老板笑逐颜开。命人把整箱整箱的醋给刘老板装上,叮咛我和李启洲老总“(给你俩)送的醋,不成敬意,不成敬意。没有了就来拿!”然后把我们依依不舍地送上车。 这是一个拿生命做醋的人。他把打小工、做技工、当建筑公司董事长的钱,豪赌在自己的千河醋上。我们真心真意祝福郑老板:你是一个把做醋当成终生使命的人,当做初恋情人的人,我们祝福你:一定成功 !
杨权良 2019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