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大美存真善 海天一色话丹青 第二,天才艺术家必定师心自用。 文化分为“器物、制度、信仰”三个层次。这是由生命分为“身体、知识、灵魂”三个层次而决定的。 灵魂的定位就是信仰。那么人有没有灵魂呢?答案是肯定的。 宇宙生命是绝对生命,以量子形态存在。好比电网,人类与草木虫鱼只是灯泡。宇宙生命流通过这个“灯泡”,对人来说,就是“活着”;死亡,意味着断电。 关于宇宙绝对生命,你叫他“上帝”“真主”“道”“识”,都行。著名画家王鸿续先生谓之“意”,笔者更乐意叫做“心”。毕竟艺术创作就是“作相”,而“相由心生”,别无法门。 一切绝顶智慧的伟大艺术家,正如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一样,他们的“天眼”都是开的。所谓“天眼”,就是灵魂与宇宙生命联通了,人与天“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所以,他们创作作品,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灵感忽然而来,神来之笔忽然闪显,伟大作品就是这样的“神启”之作。伟大作品的降生,离开“神启”,而靠苦心孤诣,孜孜以求,那是绝对靠不住的。俗话说得好,龙行一步,鳖爬十年。其实,憋爬百年,也未必能到龙位。即就是伟大艺术家,也不总是得到“神启”,“神”要是耍脾气,好长时间不眷顾,伟大艺术家也“泯然众人”矣。每当神灵罢工时,与其“勤奋”创作,还不如去打麻将也许更好。灵感往往在你和牌时悄然降临。 伟大作品这么降生,伟大的艺术家本人,正如他的作品,也是这么降生的。一切都是偶然。根本不可能、从来不存在是某某人把某某人“培养成”大艺术家的事情。 综上所述, 艺术家必是天生的,是自己培养自己的,也就是“师心自用”耳。对他曾经的师傅,他不做“叛徒”,不背叛师门,就不能成就自己。 达利见到毕加索,第一句话是“我从卢浮宫门前过,但是,没有进去,直接来你这儿。”毕加索回到:“你做的对!”两人深入交谈后,达利跨出门来,第一句话就是:“500年来欧洲只有三个伟大画家:第一是达利,第二是达利,第三是达利。毕加索是神马东西,能当我的老师!” 毕加索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梵高、莫奈、马蒂斯。。。都是这样的“欺师灭祖”的“疯子”。艺术界开山鼻祖往往是背叛师门或者没有师傅的天才。 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无师自通”的艺术家就是王冕。王冕家寒,小小年纪为人放牛。可是,他硬生生地看着露珠滚动的荷花发呆。呆着呆着,拿起树枝竟然画出荷花。一代宗师就这么降生。 什么王羲之观鹅、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正如牛顿头上砸了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都是后人杜撰。但“编造”这样的故事,有何错之有呢? 江海沧就是这样“师心自用”的大艺术家。 站在他的画作之前,这个说:“这是学莫奈的”“那个受梵高影响”“他是林凤眠的弟子”“他是吴冠中的私淑弟子”“有赵无极、高行健的影子”。。。 说的都有道理,可是,偏偏不对。 江海沧的画,自己都题了“名”,其实,这是舔足之败笔。为什么要这么不相信读者呢?每个人读画,都是面对镜子发现自己,是读自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他去吧!何必通过“命名”而诱导读者呢? 李商隐的诗,通通无题。这就是李商隐诗的生命。《红楼梦》又名《石头记》,祂的主题隐藏的很深很深。如果用书名把主题“揭示”出来,那还有今天的“红学”吗?《白鹿原》不也一样嘛。作品不能没有名称,于是选个似曾有关的“中性”词应付一下。 所以,江海沧给他的画,命名是败笔,至少是多此一举。笔者不会创造美,但是,偏偏喜欢美、欣赏美,乃至苛刻地审美。天天去看江海沧画作,每次感觉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也有一千个江海沧,一千个画意。江海沧的画,就是朦胧诗。“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词。”这话用在江海沧的画上面,再切切不过了。 一个人看一次,有一次感受;一千个人欣赏,有一千个理解。这就是江海沧艺术的无穷魅力。这样的画,有必要命名吗?即使你画的是张三李四的画像,王五赵六的家居,你有必要说明吗?原型不过是引子,是引起画画冲动的魔鬼。你画的其实不是他,而是你自的己心,至少是自己心中的他。原型只不过是寄托你心的抓手而已矣。得意忘形。找到自己心中的“意”,原型是要忘记的。这就是江海沧艺术的真谛,也是一切伟大作品的之所以成功的不二法门。 江海沧的画,都是江海沧本人的“心”或“意”。中国画,讲究的是“意境”。什么是“意境”?不就是经过画家之意而“改造”过的“境”嘛。同样一个人,在西方写实主义画家笔下,都是这个人。可是,在中国写意画家笔下,有多少个画家,会有多少个人。心情好的,把他画的乐乐呵呵,心情不好的,把他画的哭哭啼啼,善良的人把他画的善良,恶劣的人把他画的邪恶。这就是“似与不似之间”。江海沧的画,更加进了一步:只有“意”,没有“境”。只有此时此刻的心情,没有永恒不变的景物。 江海沧的画面就是一抹云,一片朦胧,一团混沌。看过之后,就只有一个“印象”,别无其他具体认定的东西。统一叫做“印象画”,强差人意焉。 自开展以来,笔者天天去看,感受时时不同。今天得到这么个“印象”,明天得到那么个“印象”。印象天天有,理解时时非。其“印象”比莫奈的《日出•印象》还更加深刻。莫奈还有水流,有船只,有日出,有时间和地点。而江海沧的画,除了“印象”,什么都没有。其“抽象”程度,完全是没有“内容”的纯粹的“形式”,纵然是塞尚、莫奈、雷诺阿等等早期“巴比松”群体,远远达不到这个程度,远远不能给人留下江海沧作品给人留下的如此深刻的“印象”。 苦矣哉!酷矣哉!观赏江海沧画作,简直是快乐的人苦役。其难度不在《红楼梦》的主题是什么之下,却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到底在笑什么之上。 江海沧艺术为什么这样?就是他没有固定的师承。他是“师心自用”。人心神妙,莫测究竟。人心即天心,天心即天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江海沧画的是自己的心,自己的意,表达的是天心天意,也就是“天道”。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叵测”,难道不是这样吗?“他人之心,予忖度之。”既是“忖度”,谁人可以又可言之乎?。 佛白: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江海沧诗书画印,都应作如是观。 江海沧艺术,是高度抽象的印象艺术,心灵艺术。艺术创作,就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表现自己。既然“天人合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那么,这个“自己”,就是通过自己而被感知的天心天道,宇宙生命。 江海沧有师承乎? 这样说,江海沧是不是“欺师灭祖”“忘恩负义”“目中无人”?答案是否定的。江海沧十分尊重前辈艺术家,而且不分古今中外。 江海沧诗书画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各有说辞,指出这一副学谁,那一副又像谁云云,话倒不错。只是缘于“英雄所见略同”,他与“古人暗合”“撞车”而已。可是,为什么说他尊重前辈呢? 江海沧说起前辈与同仁,如数家珍。言谈之间,充满“温情与敬意”。所不同与别人学习师傅,就要继承师傅衣钵,而是发现师傅纰漏,师傅短板,下狠力戒除之。他不学别人长处,力戒别人短处。尽力表达自己的心意,避免落入别人言筌,别人俗套,别人程式。 这就是江海沧。坚决避免了谁的短板,真实表达自己心意。古今中外无论哪个大家,江海沧无不肃然起敬。 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难道不也是这样成功的吗? 尊重前辈,没有师承。师心自用,天人合一。这就是江海沧艺术的奥秘。(待续) 独立书画评论家 杨瀚章 20191215 观感(一) 观感(三) 观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