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长领域 民事诉讼代理, 经济诉讼代理, 仲裁代理公司, 保险, 房地产
个人简介:男、汉族、大学本科、中国法学会会员,经济师,1999年10月通过国家律师资格考试,2000年10月通过国家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考试,2005年9月参加全国人大首次立法听证会、全国20名公众代表之一,2006年11月中国北京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国际论坛特邀嘉宾,做主旨讲演。代理过大量的民商事、经济案件,擅长为公司、企业做法律风险评估、防范;法律事务策划,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执业宗旨:坦诚致信、真智为人。
房立刚是土生土长的宝鸡人,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清瘦、儒雅,与人交流时语气淡定平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严密和条理性。两次参加国家立法听证使他成为业界响当当的“名人”,而他,始终不变的是谦逊的微笑和言语中透露出对律师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痴迷法律 十年磨成一剑 上世纪 90年代初,刚刚参加工作的房立刚开始对法律情有独钟。在他的脑海里,法律就是公平和正义的象征,而律师工作更是无比的神圣和庄严。为了心中的梦想,在近 10年时间里,他利用业余时间啃完一本又一本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法律书籍,不仅获得了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 10月还通过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 2000年 10月又顺利通过了国家企业法律资格考试,成为中国法学会会员。现在房立刚正从事着律师工作,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梦想。 房立刚说,通过学习法律,可以说改变了他的人生。参加工作之初,房立刚曾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最怕的就是在人前说话。为了克服自己这种自卑的心理,他一心用法律知识来充实自己,希望有一天能像影视上看到的大律师那样思维敏捷,谈吐流利,滴水不漏,不仅表现出自信,同时还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拿到律师资格证后,房立刚开始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替人维权,帮人打官司。代理做了一场又一场,官司打了一起又一起,房立刚只恨自己时间太少,精力不足,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份自己热爱的事业。“法庭上,当所有人鸦雀无声,听我为我的当事人进行辩论发言时,我分明感受到了人们对于法律发自内心的敬畏,可以说,每一次出庭对我都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 立法听证 甘做“平民代表” 今年 9月初,一场沸沸扬扬的“奶粉事件”骤然席卷全国,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危机达到顶峰,同时也加速了国家对于《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立法进程。 9月 17日,正当奶粉事件愈演愈烈之时,国家质检总局在网上发出公告,征集消费者代表参加《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立法听证。“我是一名律师,奶粉事件发生后,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到那么多无辜的婴儿受到伤害,我内心也十分痛心;但我更多是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思考,出现这么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我们在法律层面上究竟有没有疏漏?如何杜绝类似的悲剧重演?”房立刚常常会陷入这样的思考。 9月 24日下午,听证会在质检总局会议中心举行,参加会议的 31个代表大多是法学权威和知名专家,房立刚作为消费者代表第三个发言。“《条例》应建立消费者申请缺陷调查机制”,房立刚的发言开宗明义,一开始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他说:“《条例》中对缺陷产品的调查只规定两种类型,一是生产者开展调查,二是质检部门组织的调查。那么,如果生产者不启动或者拖延启动调查怎么办?如果质检部门不组织或拖延组织调查又该怎么办?所以,消费者应有权申请质监部门进行缺陷调查。应在条例中明确消费者这一权利,同时规定质监部门的受理程序和时限,只有建立这样的救济机制,赋予消费者这样有程序保障的权利,才能避免像三鹿奶粉事件这样的悲剧重演。” 房立刚律师以法律人独特的视角,独辟蹊径的陈述,得到在场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与理论研究部陈剑主任的赞同,在随后其他代表的发言中,他的观点被多次提到。 由于这次立法听证正值“特殊时期”,因而也备受各大媒体的关注。房立刚的观点被《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作为此次听证会的重要观点援引。 两度听证 传递百姓声音 实际上,早在 2005年,房立刚就作为陕西唯一的陈述人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证会”,以公众陈述人身份发言。 从第一次参加立法听证的 20名代表之一,到此次作为全国 6个消费者代表之一参加立法听证,房立刚两次获得这样弥足珍贵的机会,难道真的只是命运的垂青吗?
|